2009年7月2日

近日將會再次確認公告

有關原核定名單之公告近日清查中,近日即會再次確認並公告,期間造成各位困擾,謹此致歉。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本計畫辦公室聯繫。

U-START 計畫辦公室 敬上





14 則留言:

  1. 您好
    今年應屆畢業生的畢業證書
    會因學校或校內作業問題至7月中旬才陸續發齊
    若貴審查委員直接以當時的資料審核是否符合畢業生資格
    是否有失其公平性呢?
    如能聯絡各計畫主持人,並確認畢業證書繳交日期,是不是比較好呢?

    回覆刪除
  2. 能否給一個切確的公布日期呢?讓大家心情一直掛在那也不是辦法。

    回覆刪除
  3. 當我第一次看到自己沒在榜當上時我真的很失望,不知道是自己的能力不好,還是哪裡出問題呢?如果再放榜時不知道是否可以告訴同學們,沒上榜的原因或是計畫中哪裡有問題呢?我想那是更棒的。在計畫中也不乏發現有許多是已經創業了的公司,那是不是已經登記有案的公司會比較吃香呢?對不起問題比較多,是因為想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可以參加的話,可以做為借鏡。謝謝

    回覆刪除
  4. 原已看到自己的案子通過了,

    也皆修正並補齊之前的缺件並符合「學年度」、團隊成員為符合畢業生資格認定仍有疑義及如期補件完成等問題,若重新審訂,是否又要安排評審重新評分?不然是將不符合資格剔除嗎?還是剔除了又有新的會加入,之後可否有一個對照表(其實大家都有copy誰有上的資料),這樣真的會讓人誤以為是黑箱作業,不然在公佈我們案子已過了,都已安排創業等相關細節了,現在弄的大家人心惶惶,好像網拍公司誤key拍賣價格,大家搶購,現在又不認賠,是否可保障原有資格(除資格真的不符),但資格不符,為何可參加甄選?

    一切都很矛盾,相信承辦單位也很疲於奔命,希望可以給個滿意的答案,謝謝。

    回覆刪除
  5. 各位朋友,目前針對的是原來 316 隊通過的團隊再進行資格的清查,並沒有重新評分的問題,也不會有新的團隊加入的問題。

    原公告通過的團隊,除非有事實資格不符的問題 (如學年度不合、或仍有在學生、等等後來補件後仍不符合計畫規範等問題) 因有若干資料若非自行揭露或由學校育成中心自行查核否則難以查證者(如是否為在學生),或是當時學校育成中心輔導過程中認知有落差 (如95年6月畢業者為 94學年度)等等,因此目前清查的對象是 "已通過審查" 的隊伍,至於97學年度畢業生必須於事後補件畢業證書完成,則需於事後補件完成,並至少於期中查訪時舉證完成,若有不實請款之情事,則需負全責,因此並不在此次清查範圍之內。

    基本上,目前已經確認影響範圍,原則上並不大,近日之內查核結果確認處理方式後即可再次公告並發送公文由學校育成中心通知各團隊,造成諸位困擾,謹此再次致歉,也請各位耐心等待。

    本辦公室絕對秉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處理本計劃,感謝各界體諒以及關心支持。

    若有任合問題,歡迎隨時與本計劃辦公室聯繫。

    敬祝 學安

    回覆刪除
  6. 您好,我想請問關於在學生不符資格這件事的問題

    在審查作業要點裡面只看到以下內容
    申請對象:1.各公私立大專校院設有育成中心者。2.創業團隊成員至少應有二分之一為九十五學年度至九十七學年度畢業生。裡面完全沒有提到在學生的問題。

    另外在Q&A裡面也只有說"不建議"在學學生或是畢業之後要繼續就讀研究所的同學參加,可是畢業之後要當兵的同學卻是可以申請參加的,然後才更換團隊成員,那同理這些在學學生或是畢業之後繼續就讀研究所的同學也應可以事後再更換名單,應該也不至於從有過變成沒過這麼嚴重吧(個人意見)

    很感謝政府第一次嘗試舉辦這樣的活動
    點燃了很多大專畢業生的創業希望
    但真的希望事情處理的可以更加圓融
    最後說句辛苦了 給為了這個trouble頭痛不已的人員

    回覆刪除
  7. 回樓上問題

    在審查作業要點裡面只看到以下內容
    申請對象:1.各公私立大專校院設有育成中心者。2.創業團隊成員至少應有二分之一為九十五學年度至九十七學年度畢業生。裡面完全沒有提到在學生的問題。

    規範裡面就有提到要全職創業了-這個問題說明會裡面就有提到過-如果允許繼續升學團圓參加
    那對於必須放棄原有工作投入創業的人來說是否公平?

    回覆刪除
  8. 我是與大專畢業生共組的所謂社會人士。

    文大育成受教育部委託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專案推動與審查,可說極不簡單,因為報名團隊很多。

    但振興經濟不就該更勉勵這些年輕有衝勁的人嗎?他們沒有在家等電話去面試,也沒足不出戶自怨自艾,那不就該盡量讓團隊過關嗎?錢不夠?全部通過進行補助是要多少錢?振興經濟方案有5000億得在凱因斯的架構下花出去,花在這些年輕人身上不值嗎?且才多少錢?

    我建議文大育成這專案辦公室盡量重新 review 包括資格與其它「及格邊緣」的團隊,一般有爭議的學生也是較有機會的學生。

    回覆刪除
  9. 回樓上的樓上。

    放棄原有工作投入創業的風險,與把學業擺在一旁投入創業的在學生所承受的風險有何不同?

    所謂全職創業指的是以全職的方式投入,從法律上的認定依據就是看你有沒有其他全職收入、勞健保掛在某公司底下,在學生與此並不衝突。

    回覆刪除
  10. 一樣是回應7樓

    我認為公不公平應該交由團隊自行協調,就算都是全職投入,一樣會有人因為有其他外務而投入較少的情況,難道這些教育部也都要插手去管嗎?

    很多在學生一樣有許多不錯的創意和想法,甚至很可能他就是把他投入大量心血所做的研究拿來創業,難道這樣子他的貢獻就會比其他成員還低嗎?

    我反而認為莫名其妙做這些限制才是不公平!

    君不見國外有多少成功的創業家都是念書念一半跑出來創業的?政府如果有這個美意要鼓勵年輕人創業就不該把焦點放在這些無聊的事情上,還是多花點心思想想怎麼輔導團隊,把焦點放在團隊的創意跟產出上面吧。

    回覆刪除
  11. 在從一開始的活動,到現在我只看到一片茫茫然,主辦單位說有640多支隊伍,每支隊伍的成員須有2/1的95-97之畢業生,但在網路上所看到的參賽團隊,有些團隊已經是開始運作或是合法公司了,所謂公平公開,是不是應該有個正常的管道,讓所有同學的創業資訊通通上網公開,創業內容及方案,不管是否已經為立案的公司,讓大家站在一個,看的到並且感覺上是公平的起跑點上呢?才不會讓人感覺上是黑箱作業不是嗎?

    回覆刪除
  12. 為什麼意見要核准後才能被登出呢???????
    這不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嗎?
    只要是跟活動有關,而不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這不是一個公開的活動嗎?

    回覆刪除
  13. 這個計畫比較有趣的一點是若計劃過了~要「全職投入」哦@@這代表如同本隊有兩個畢業生加一個社會人士,這兩個畢業生將不行找工作,並且沒有半毛收入,而原本的社會人士要辭去工作,這三十五萬扣除設備開辦等費用(假如十五萬),剩下二十萬要養這三個人少說六個月,若用於人事上,一個人平均一個月約一萬塊拿來過生活,這還算好的哦~我很少看到有新創公司在六個月內就能轉虧為盈XD,有錢拿就不錯了,大部份的創業家都是手邊經營自已的事業,還要一邊兼差其它工作來養自已的公司,不知道這種全職投入要怎麼搞~"~。所以沒過的不要太灰心啦,如果真的照這遊戲規則,可能要神人才有辦法出頭天吧,不然就是你還有其它VC OR ANGEL做拿錢給你燒,不然很難吧~

    回覆刪除
  14. 我認為只要是本補助計畫一開始的規定,就是本來報名時知道的門檻與前題了,規定本來就是願意出錢補助的單位說了算數。現在在去爭論什麼樣的身份的價值孰高孰低是無意義的。

    能有補助的機會本來就是在創業路上有幸碰到的一張驚喜運氣牌罷了。真心想要走創業路的人,不應該把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視為理所當然,不是嗎。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人人有獎才是不公平的。很樂見這次有這麼多團隊競爭這個補助計畫,競爭下被青睞的團隊,想必會更珍惜更努力;而沒有被選到的團隊就如同執行長說的,不是失敗只是尚未成功,誰知道會不會就有團隊因為這次的小不順而催生出更強大的力量呢。
    感謝這次的補助案,也謝謝這次的承辦單位,這次的經驗,我相信不但讓入圍者更有信心;也讓有創業堅強意志的沒有入圍者想要更好更進步,都是好事呀~
    恭喜所有有入圍的團隊了,雖然還沒再公告,不過我想是大勢抵定了...沒有入選的就一起努力吧~成功的創業家都不是這麼順利的呀~

    回覆刪除